胶东在线:莱州一大学生毕业回村当“鸡倌”
Cs7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胶东在线:肖志君 晓芹 文武 (2009-04-23)
初见姜晓明,谁也不会把这个带着眼睛、文质彬彬的26岁莱州小伙与在山沟里养了近2万只芦花鸡的“鸡倌”联系在一起,更不会想到,就是这个小伙子,去年4月份放弃了在北京的一份不错的办公室财务工作,毅河南军海癫痫医院在哪然回到家乡的山沟里养起芦花鸡。
离开北京,回山沟养鸡
在莱州市柞村镇北寺口村后面的山上,记者见到了正在散养芦花鸡的山地上忙活的姜晓明。据姜晓明介绍,2007年,他从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然后很顺利的在北京一家公司里做财务工作,也算比较稳定。“家人都希望我能留在北京,他们觉得大城市能有好的发展前途。”但姜晓明自己对放弃北京工作回家养鸡一事至今也没后悔过,“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养养牛、放放羊,喜欢这种原生态的环境,不喜欢大城市那种忙碌喧嚣的生活。”
从头学起,厚着脸皮推销
回到村里后,姜晓明就接过父亲经营的那个不成规模,也谈不上有什么市场的养鸡场。接手之前,家里养的芦花鸡及所下的蛋,由于规模小、市场信息来源窄,都是卖给了身边认识的人,销售范围只限在莱州,没有任何外地市场,同时管理也不很规范,从养殖技术、防疫到饲料配制都是混在一起的。
面对现状,姜晓明先跟着饲养员、技术员等学习,直到完全了解了芦花鸡的习性、作息规律等。上过大学,在大城市呆过又有些见识的姜晓明认为,要想养好鸡,管理必须规范,分工也要明确,因此,就把饲养员、技术员、防疫员、会计等分的清清楚楚,让大家各司其职。同时又加紧幼鸡的孵化,几个月后,姜晓明家里养殖的芦花鸡就达到了近2万只。规模有了,销路怎么办?如果芦花鸡空有规模又销售不出去,那这近2万只鸡每日的饲料费自己也承担不郑州军海医院位置起,没有销路的大规模就是潜在的成本压力!为此,刚出大学校门不久的姜晓明为了自己儿时的理想和对家人的许诺,开始学着厚着脸皮的跑出去找客户,也开始琢磨各种办法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自家的芦花鸡,进而让大家来买鸡、买蛋,至少先让本地的人知道。
学以致用,互联网拓销路
为了发展外地客户,姜晓明充分利用互联网来拓展销路。“一开始只能一个网站、一个论坛的发供求信息、发帖子介绍自家的芦花鸡,刚开始一连三四个月都没有回复的。”姜晓明说,等待的过程中他也有挫败感,但他却从未有放弃的念头,一直坚持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自己的*一个网上客户从江苏亲自赶了过来,尽管买走的鸡和蛋数量都不是很多,但有了“*一次”,姜晓明更坚定了继续从网上拓宽销路的想法。“现在网上的销量河南军海医院地理位置能占到总销量的百分之二三十了,还有位江苏客户准备和我们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等合同签成,我们每年鸡和蛋产量再多都不愁销路了!”
致富不忘残疾人
规模有了,销路也逐渐拓展开了,致富的路子自然越走越宽,但姜晓明总觉得自己通过在外求学的经历才有了比呆在山沟里的父辈们更惠济军海医院咨询多的销售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为了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又能产生社会效益,姜晓明对附近的18户残疾人每户免费提供500只鸡苗和饲养技术,等出蛋后他再进行回收,这样残疾人不出户就能获得收入。